BOB电子竞技:一起来看榜样的力量!第十七届十佳学术之星揭晓

发布时间:2024-05-19 01:01:51 来源:bob体官网 作者:bob网站下载

  11月24日下午,我校第十七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终评答辩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副校长薛庆国、学工部部长尹兆华、校团委书记王鹂、国际学生中心主任赵宝永、研究生院副院长尚新生、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峰、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金剑苞、学工部副部长王海波及来自各单位的15名专家教授担任评委,来自15家单位的20名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候选人参加答辩。

  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是学校设立的研究生最高学术荣誉,奖励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在读研究生,自2005年起每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作为彰显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十佳学术之星评选在研究生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受到了广大研究生以及导师们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十佳学术之星评选在学术评价中坚持“破五唯”导向,实施分类评价、尊重学科差异,坚持重专业贡献、重学术创新的评价思路,着重从学生学术志趣、科研能力和学科素养等方面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十佳学术之星评审分为学院初评、通讯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本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自启动以来,经过个人申报、各单位评选公示,共产生学院学术之星100名,从中推荐40名候选人进入终评环节,经通讯评审产生20名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候选人参加最终答辩。

  随后,20名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候选人进行答辩展示和科研成果分享。他们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科研感悟等方面进行生动展示,与评委互动交流,在展示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呈现出我校研究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曾荣获国家奖学金和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等荣誉,总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Energy Letters,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Chemistry A和Nano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77,均为一区TOP期刊,其中ESI高被引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授权软件著作权两项。

  主要从事可穿戴自驱动信息交互设备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发表一区Top期刊论文20篇,总引用700次。其中一作3篇,分别发表在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和Chem. Eng. J.,总影响因子60。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国家专利2项。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北京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金奖1项。

  以第一作者在金属类顶刊Acta Mater.,J. Nucl. Mater.,Int. J. Refract. Met. Hard Mater.等行业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项,美国专利1项。参加世界粉末冶金大会、中国材料大会、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等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曾获优秀三好研究生、厦门钨业奖学金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总影响因子91.75,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5篇,中科院一区TOP期刊7篇,封面论文1篇,并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高校合作课题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次,中英文口头报告各1次。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院级卓越一等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第十五届“校长奖章”获得者,完成论文10余篇,以除导师外唯一作者身份发表/录用经管类Top A论文6篇,获奖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和校级项目2项。7.5分一次通过国际性学术类雅思考试,赴TIMES世界大学排名Top 50的KU Leuven公派联培1年。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榜样经管学术科研类(经管最高学术荣誉)等。

  本硕博皆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是餐厨垃圾和香菇菌糠共发酵产乳酸的协同代谢机制研究,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硕士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博士两年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师从张学记教授。连续两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留学生称号。他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微藻绿色合成MXenes二维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在整个学习期间,他发表了16篇SCI论文,其中7篇为第一作者。他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包括:第一作者:.Ed.,Biosens.Bioelectron, Chemosphere, J Ind. Eng. Chem.。共同作者:Adv. Healthcare Mater. 、Carbohydr. Polym.、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第一作者影响因子超过50,总影响因子超过105)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在读,以92.2%的平均分(GPA:3.9)完成所有课程和学分要求。完成五篇研究论文,其中,3篇论文已在SCI期刊上发表(2区) 累积影响因子为11.405,第四篇论文被SCI(2区) 录用,影响系数为3.381。

  博士期间发表SCI期刊论文5篇(其中3篇一作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以第二作者(导师一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横向工程课题3项(迁钢智能监测系统开发、建龙钢厂LIBS检测系统开发、宝联重工精炼在线检测样机开发),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等奖励荣誉。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nal. Chem., Adv. Healthc. Mater.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篇,影响因子之和约47。申请国家授权专利两项。研究工作被今日科学, 生物帮,X-mol,ScienceDaily等几十家中外媒体报道,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曾荣获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目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访问。

  曾担任腐蚀控制系统工程梯队班长,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三好研究生、院级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博士期间发表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orrosion Scienc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一区TOP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公开团标1项。参与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

  2017年以综合成绩95.4分,专业第一的排名直博本校,并担任能环学院14/18级本科生辅导员。目前已发表一作或导师一作SCI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59.239,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水专项及重点研发专项等10余项。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博士/硕士国家奖学金、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金奖、优秀员等累计近40项荣誉。

  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身份发表TOP学术论文10篇(9篇为中科院一区,1篇为高起点新刊,SCI论文总影响因子约93)。ESI高被引论文3篇,论文总引用量达600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厦门厦钨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目前在意大利技术研究院,世界百强化学家组里公派联培。

  目前已发表撰写学术论文 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被Discourse studies 等top期刊接收5篇,在审top期刊论文两篇。曾获博士国家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等荣誉。

  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一作)发表学术论文9篇(7篇SCI,1篇EI),授权国内外专利3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大学冶金科技竞赛一等奖、冶金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优秀研究生干部,课题研究成果经专家评价鉴定结论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三完成人)。

  在读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十佳学术之星一次,并多次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同时,积极参与企业横向及国家纵向课题,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一项,企业横向课题3项。

  本科直博生。研究数字医疗实施的定量诊断和精准治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致力于技术的转换,科研成果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试点。研发智慧抗疫产品投入到火神山、雷神山等多家一线抗疫医院,实施了全国首例新冠肺炎肺部的三维重建,成果广受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以及自动化学院学术之星、院长奖章。已发表:SCI论文7篇(IEEE Transactions 2篇),包括中科院一区4篇,中科院二区3篇,影响因子共计52.749。国际会议1篇。获得CSC公派留学资助资格。在审论文:SCI论文3篇,中科院一区两篇,中科院二区一篇。

  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学院“学术之星”、“优秀三好研究生”、“金力永磁-寿增”奖学金、中国材料大会非晶分会“优秀研究生奖”等奖项。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等身份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5篇,总影响因子为61.5,篇均影响因子大于12,总引用次数超过130次,其中包括一篇ESI高被引论文。

  担任冶博18党支部书记;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含1篇共一),其中SCI 9篇(中科院一区5篇),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参与项目《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获2019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青委会秘书及多个学会会员。

  答辩结束后,武森、贺威、张勇、尚新生四位老师对评选活动进行了具体点评。经过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最终产生了本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与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提名奖各10人。

  薛庆国宣读了拟获奖名单,向拟获奖的各位同学表示祝贺,并鼓励所有研究生以他们为榜样,传承和发扬学校“求实鼎新”精神,历练“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为学校科技报国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福建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两篇论文获评能源领域顶会IEEE PESGM 2022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