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电子竞技: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Z形分布应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的中长期投入

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区域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习多次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助推全国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从科技创新投入资源和创新主体资源2个方面,深入剖析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的区际差异及空间关联,并结合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从管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促进长



  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区域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习多次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助推全国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从科技创新投入资源和创新主体资源2个方面,深入剖析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的区际差异及空间关联,并结合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从管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应对策略。

  科技创新资源是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设施,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显示出在国家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和高效配置,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创业创新优势,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且各具特色,上海是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和开放前沿,江苏制造业实力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强,浙江互联网经济领先发展,安徽大科学设施和基础科研能力一枝独秀。

  然而,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是否均衡?不同的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有何差异?基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目标,有哪些优化策略?

  科技创新空间分布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创新投入资源、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以及科技创新资源评价更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然而,已有研究更多的关注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资源,没有将创新主体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同时已有研究较少关注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布局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多集中于从科技创新外部因素影响的研究。

  从科技创新投入资源(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创新主体资源(企业)2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通过空间关联方法探讨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的差异化特征,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助于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憾。

  本研究重点选取了R&D经费资源、R&D人员资源、高科技企业资源三类进行分析,并分别选取R&D经费(亿元)、R&D人员(万人)、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作为测度指标,探讨2000年、2018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

  本研究中长三角区域是指长三角区域“一市三省”内的所有城市,共计41个城市。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总体上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减弱,科技创新资源呈现为Z形分布(南京-上海-杭州-宁波)。

  具体而言,2000年研发经费主要集中于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以及苏锡常等省级行政中心和经济发达城市,苏北、浙西和安徽大部分地区为科技创新资源贫乏区,2018年研发经费主要集中分布于上海、杭州、南京等少数核心城市,表明这种空间集聚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

  研发人员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空间集聚特征不明显,主要分布于上海、南京、杭州等省级中心、宁波、南通和温州等沿海城市以及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

  企业呈现明显的从沿海向内陆减弱的同心圆分布模式,2000年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2018年这种集聚特征虽然进一步强化,但合肥、滁州、芜湖等安徽省部分城市规上企业得到大幅提升。

  空间集聚效应分析可以剖析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差异程度和协同发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强度不断提升。

  2000年和2018年研发经费和企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研发人员不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说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研发人员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不显著。

  也就是说,研发经费和企业在空间的分布并非完全随机,有相似值的城市在空间上趋于集聚分布,而研发人员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随机,说明长三角地区在研发人员配置上具有较好的协同发展能力。

  将局部空间自相关依次划分为:高高集聚区(城市自身与周边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水平都较高,区际空间差异程度小)、高低集聚区(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水平高而周边城市较低,区际空间差异程度大)、低低集聚区(城市自身与周边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水平都较低,区际空间差异小)、低高集聚区(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水平低而周边城市较高,区际空间差异大)。

  2000年研发经费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上海和苏锡常,2018年扩展至浙江的绍兴、金华和台州。

  2000年高低集聚区主要为南京、杭州和合肥等省会城市和省域科技中心,自身研发资金投入远高于周边地区,2018年高低集聚区数量增加明显,南通、宁波和温州由低低集聚区转变为高低集聚区。

  低高集聚区主要为紧邻高高集聚区的城市,周边城市研发经费投入高而自身研发经费较低。

  2000年低低集聚区主要为浙西、苏北和安徽的连片区域,2018年浙西地区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较快。

  2000年高低集聚区主要为南京、杭州、合肥和常州,2018年无锡转变为低低集聚区,南通由低低集聚区转变为高低集聚区。

  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长三角边缘地区,数量较多,且在2018年有所增长,表明研发人员在空间上的集聚有所增强。

  2000年高高集聚区和高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以南京-上海-杭州-台州为节点的Z形区域,2018年南京、镇江、扬州等城市由高高集聚区转为低低集聚区,而南通、盐城、金华、杭州则由高低集聚区转变为高高集聚区,表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逐渐变小。

  高低集聚区的分布较为分散,2000年主要分布于杭州、宁波、盐城等城市,2018年数量有所减少。

  为检验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参考已有学者的通行做法,以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企业数为核心解释变量,选择专利授权量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口规模、在校大学生数、外商直接投资为控制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回归分析。

  不同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发人员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人才是促进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的最关键创新资源,且这种重要性在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口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动未能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效应,在校大学生数量则体现了劳动力素质和高校创新资源对创新活动的显著促进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是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区域获取外部创新资金、异质性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创新能力。

  基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尽快建立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管理协调机制,制定更加有效的支持创新、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及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工具。

  加大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金中长期投入,建议在现有基础上,不仅要注重短期内提高长三角各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应加强对重大关键技术的中长期持续高投入,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产出。

  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联合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主体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促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建议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良好的人才流动生态,促进创新型人才在长三角不同城市间合理流动,为人才欠缺区域提供创新保障。

  加强跨界合作获取更多创新知识。研发人员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从长三角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来看,应着眼于从外部吸引高层次人才或创新资金参与到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获取更多的创新知识,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本文作者:曹贤忠,叶雷,易臻真,孙东琪作者简介:曹贤忠,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

  论文全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1年第24期,原标题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差异及创新效应》, 本文有删减, 欢迎订阅查看。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上一篇:物联网的工作前途及就业方向 下一篇: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和福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