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电子竞技: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进程

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推动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 1% 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 1. 85% ;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推动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 1% ,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 0. 32% 、0. 18% ; 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劳动力的持续非农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并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这些变化导致了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一直上升,而



  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推动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 1% 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 1. 85% ;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推动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 1% ,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 0. 32% 、0. 18% ; 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劳动力的持续非农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并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这些变化导致了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一直上升,而且这一趋势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根据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诱致劳动节约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由于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用机械替代劳动成了农户的理性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时代已经来临。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的理性选择,在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加的同时,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减少,势必会对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理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进一步验证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的适用性,并且对我国农业生产转型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一、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效应,可以缓解农户面临的资本约束;二、劳动力转移降低农户劳动力供给,在耕种条件不变情境下客观要求农户增加资本投入,由此表现出资本—劳动替代关系。

  本文采用农民工资性收入来反映劳动力成本,即随着非农的工资性收入增加,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于土地的价格也一直上升。一方面,非农收入(工资)的增加会提升农民农机投入的预算,并促使农民把更多的剩余时间用于闲暇生活而非农业生产,因此,增加机械投入来使自己从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农民的理性选择。此处将非农收入带来的影响命名为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劳动力非农转移所带来的劳动力投入缺口也要增加机械或资本投入来弥补,因此采取农户农机投入来反映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替代效应。

  本文采取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因变量,具体的做法是采取农业机械总动力除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同时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本文选取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分别作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代理变量做多元化的分析,具体指标如下: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之间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做出的理性选择,劳动力转移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而收入的增加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民机械投入的资金预算,另一方面会提升农民休闲效用的价值,促进劳动替代技术即农业机械的采纳。

  农户农机支出。农业机械化的本质是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各生产环节中的人畜力,一般是通过自购农机和购买农机服务两个渠道来实现。

  由于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理论上还存在一定的内生性,在进行面板回归前,采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滞后项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一方面能够缓解内生性陷阱,另一方面速水—拉坦技术进步理论中的诱致性是一个先后的概念,据此也可以来检验速水—拉坦式技术进步对农业机械化的诱致作用是不是真的存在和影响大小。

  从结果中能够准确的看出,模型的显著性和解释力较好,劳动力转移即农业劳动力占比的下降可以显著促进机械化的发展,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 1 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可以增长 1. 85%。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械化诱致性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后,能够准确的看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别在 1% 和 10% 水平显著促进农机总动力的增长。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工资性收入每增加 1% ,农机总动力将增加 0. 32% ,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 1% ,农机总动力将增加 0. 18%,由此可见收入效应的作用更大。采用的核心解释变量和自由度不同,控制变量的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差异不大。

  通过分地区估计,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都对农业机械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印证了前文的综合模型结果,控制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变化不大。将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解后,能够正常的看到南方的收入效应系数高于北方,农民非农的工资性收入每增加 1% ,南方农机总动力增长比北方增加 0. 06% ,这可能是由于南方丘陵山地较多,不仅农民劳作过程更加繁琐,农民收入增加后对农机投入的意愿也更高。农机投入在北方地区变得不再显著,这可能与当前北方机械化程度和农机存量本身较高有关,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农机总动力的增长,因此北方地区的机械化发展应更侧重于结构性优化。

  本文采用 2004—2012 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 劳动力非农转移会显著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 1 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可增 1. 85% 。这说明,随着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加速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提升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2) 进一步,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作用机制划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研究之后发现无论是收入效应还是替代效应,都会显著促进农机总动力的增长,且收入效应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替代效应。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工资性收入每增加 1% ,农机总动力将增加 0. 32% ,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 1% ,农机总动力将增加 0. 18%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发展非农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引导农户增加农机投入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力举措。

  (3)考虑种植结构、地形差异进行南北方划分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但北方的替代效应受农机存量、农机结构等因素制约而不显著; 土地投入增加和基础设施完善也显著促进了农机总动力的增长; 由于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特征和作物的农艺特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种植结构并未对农机总动力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农业生产机械化,对稳定粮食产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具体而言:

  一是应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诱导农业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指标的处理仍较为粗放,难以精确刻画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流量。同时我国地域广袤,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复杂多样,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但由于有关数据的缺乏,对南北方的划分可能并不能准确反映我国耕地的地形地貌和种植结构变化。这些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讨论解决。

  周晓时,河南舞钢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做农业技术经济、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CSSCI来源期刊。

  *文章部分转摘自《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进程》,载我刊2017年第3期农民问题栏目,微信编辑时有删改。图片来源于多网络

上一篇:双循环背景下商业银行资金循环梗阻原因与治理方案 下一篇:房地产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现状及利弊分析